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澳洲限制生数量详情:限制政策与应对策略
澳大利亚政府自2024年宣布实施留学生数量限制政策以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剖析政策内容、背景动因、实施细节及其对留学生的影响,并提供实用的应对策略,帮助有意赴澳留学的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一、政策核心内容与实施框架
1. 留学生数量限制的基本框架
澳大利亚政府于2024年8月27日正式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留学生人数上限政策,将新入学国际学生总数限制在27万人。这一政策通过National Planning Level(国家规划水平,简称NPL)计划具体实施,主要涵盖以下三类教育机构:
高等教育机构(公立大学):总配额为145,000人,占总限额的53.7%
职业教育和培训(VET)机构:总配额为95,000人,占总限额的35.2%
其他大学或非大学高等教育机构:总配额为30,000人,占总限额的11.1%
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仅适用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中小学、研究型研究生、独立英文课程(ELICOS)、非学历课程以及政府资助的留学生不受此限制影响。这意味着计划赴澳读研的学生以及低龄留学生仍可按照原有流程申请。
2. 配额分配机制与执行方式
政策实施采用精细化配额管理,具体表现为:
按机构类型分配:公立大学、VET机构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分别获得不同配额
按学校规模调整:大型大学将招收较少学生,而小型区域性大学将获得更多招生空间
动态调整机制:配额将根据各校近年来新生人数及留学生占学生总量的比例进行调整
教育部长Jason Clare明确表示,这一政策旨在"建立一个更好、更公平的体系,使受益的不仅仅是少数幸运的大学,而是整个行业"。政策实施后,澳洲教育部将向各教育机构下发具体的配额指标,各大学留学新生的具体配额将在未来几周内陆续公布。
3. 政策实施的阶段性目标
政府设定的政策目标包括:
恢复疫情前水平:将留学生人数控制在疫情前的水平,比当前减少约2万人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通过限制留学生比例,确保教育质量不因过度商业化而下降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引导留学生从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高校向偏远地区大学流动
提升教育行业诚信:打击"幽灵学院"等不良教育机构,维护澳洲国际教育声誉
二、政策出台的背景与深层动因
1. 留学生数量激增的现实挑战
近年来,澳大利亚留学生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4年5月数据显示,澳洲高校和职业教育课程的留学生总数已达81万人,比疫情前增长了17%
大学的国际学生人数比疫情前增长了10%,而VET类学生更是增长了50%
部分大学留学生比例已超过总学生人数的40%,如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八大名校
这种快速增长带来了多重挑战:教育资源紧张、教学质量下降、社会服务压力增大,以及部分教育机构过度商业化等问题。
2. 教育质量与行业声誉的担忧
澳大利亚教育部长指出,过度依赖国际学生收入已影响教育质量:
部分高校为吸引国际学生,降低了学术标准和录取要求
留学生比例过高导致师生比失衡,影响教学效果
"幽灵学院"现象严重,近150所培训机构因无法证明提供有效教育而被关闭
政府认为,有相当一部分留学生并非以学习为主要目的,而是将澳洲作为工作或移民的跳板,这损害了澳洲国际教育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3. 替代107号部长指令的政策调整
新政策旨在取代2023年实施的107号部长指令:
107号指令建立了基于学校风险水平的学生签证处理优先级制度
该制度导致部分不太知名的大学签证处理速度变慢,影响学生入学
新的配额制度被视为更公平、更可持续的替代方案
教育部长Jason Clare表示,107号指令"扼杀"了国际教育体系,而新的配额制度将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更好基础。
三、政策对不同群体的具体影响分析
1. 澳洲八大名校的配额变化
政策对澳洲八大名校的影响尤为显著,各校配额变化如下:
悉尼大学:从17,247人减少到11,900人,削减30%以上
新南威尔士大学:从17,359人降至9,500人,削减近50%
墨尔本大学:从11,866人减少至9,300人,削减约22%
澳洲国立大学:从3,817人减少到3,400人,小幅削减
莫纳什大学:从12,573人减少至10,000人,削减约20%
昆士兰大学:从8,157人减少至7,050人,小幅削减
阿德莱德大学:从4,514人减少至3,800人,削减约16%
西澳大学:从5,140人减少到3,000人,几乎腰斩
这些数据表明,悉尼和墨尔本地区的高校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尤其是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悉尼大学,预计将面临最为严峻的生源减少问题。
2. 对不同类型留学生的差异化影响
政策对不同类型的留学生影响各异:
高等教育学生:面临最严格的配额限制,尤其是热门专业和名校
职业教育学生:VET课程同样受到限制,但部分实用技能培训可能仍有空间
中小学留学生:完全不受影响,政策反而鼓励低龄留学
研究型研究生:不受配额限制,但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完成中小学教育后升读大学的留学生不受配额限制,这为低龄留学生提供了更顺畅的升学通道。
3. 签证政策的配套变化
留学生数量限制政策与签证政策变化相辅相成:
签证费用上涨:学生签证申请费从710澳元增至1600澳元,涨幅超过一倍
语言要求提高:雅思最低要求从5.5分提高到6.0分(大学预科仍为5.5分)
资金证明要求提升:从19,830澳元上调至29,710澳元
CoE流程延长:必须提交入学确认函(CoE),仅凭录取通知书(Offer)无效
这些变化共同构成了更严格的筛选机制,旨在确保只有真正有学习能力和意愿的学生才能获得签证。
四、政策实施的最新动态与趋势
1. 2025年政策执行情况
根据最新信息,政策实施已进入具体操作阶段:
配额已分配至各大学:各高校已收到具体的留学生配额指标
热门专业提前满额:部分名校热门专业在2025年2月入学季已提前达到配额上限
申请竞争加剧:同一专业录取分数线提高,申请材料要求更严格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0月澳大利亚政府提交了《2025年教育立法修正案》,删除了"留学生人数上限"条款,标志着政策可能从"限制规模"转向"有序扩张"和"质量提升"。
2. 政策调整的深层含义
最新政策调整表明:
从硬性限制转向柔性调控:采用"国家规划水平"机制替代硬性配额
2026年软性上限提高:国际学生名额上限从27万增至29.5万
质量监管成为重点:打击行业不当行为,提升教育质量成为政策核心
教育部长Jason Clare明确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击国际教育系统中的不当行为,同时提升整体教育质量。"这表明政策重心已从单纯限制人数转向更全面的质量管控。
3. 对中国留学生的特别影响
中国作为澳洲最大留学生来源国,政策影响尤为显著:
八大名校申请难度加大:中国学生偏爱的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配额大幅缩减
热门专业竞争加剧:商科、工程、IT等热门专业录取标准提高
申请时间窗口缩短:热门学校和专业可能提前满额,需更早提交申请
然而,政策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新机遇:
低龄留学优势凸显:中小学阶段申请不受限制,且完成澳洲中学教育后升读大学不受配额限制
区域性大学机会增加:阿德莱德大学、西澳大学等配额相对宽松,申请难度降低
新兴专业空间扩大: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兴专业配额相对充裕
五、应对策略与实用建议
1. 申请策略调整
面对政策变化,学生应采取以下策略:
提前规划:建议提前12-18个月准备申请材料并递交,抢占有限名额
拓宽选择:不要只盯着八大名校,考虑区域性大学和特色专业
提升竞争力:提高学术成绩、语言能力,积累相关实习和研究经历
关注政策动态:及时了解目标院校的最新配额情况和申请要求
特别提醒,澳洲大学申请遵循"先到先得"原则,同一院校在要求调整前后收到的申请将适用不同标准,尽早递交材料可利用招生系统重启初期的审核宽松期。
2. 签证申请优化
针对签证政策变化,建议:
提前准备CoE:确认录取后第一时间缴纳学费押金,跟进学校发放CoE的进度
强化资金证明:提前开立符合要求的存款证明,确保资金充足
优化GTE陈述:清晰阐述留学规划与归国计划,避免移民倾向表述
关注审批周期:避开7-9月开学季前的集中申请期,缩短等待时间
3. 低龄留学的机遇把握
对于考虑低龄留学的家庭:
中小学教育优势:澳洲中小学教育质量全球领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费用参考:公立学校学费约8,000-15,000澳元/年,私立学校约20,000-40,000澳元/年
升学优势:完成澳洲中学教育的学生在申请当地大学时享有熟悉教育体系、优异成绩记录等优势
低龄留学已成为规避高等教育阶段竞争的有效策略,尤其适合计划长期在澳洲发展的家庭。
4. 专业选择的前瞻性思考
在专业选择上,建议:
关注新兴领域: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环境科学等专业名额相对充裕
考虑行业需求:澳大利亚强劲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工业带动相关工程专业需求
评估移民前景:关注可移民职业列表变化,选择有长期发展机会的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商科类专业申请热度回升,尽管尚未恢复至历史峰值,但仍是澳大利亚硕士申请的热门大类;同时,工程类专业申请占比逐年攀升,与澳大利亚资源工业实力密切相关。
六、未来展望与行业影响
1. 对澳洲高等教育的影响
留学生数量限制政策将对澳洲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收入结构调整:国际学生学费收入减少,高校需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课程设置优化:部分过度依赖国际学生的课程可能被削减或调整
区域发展均衡:偏远地区大学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布
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可能重塑澳洲高等教育格局,促使高校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学生体验,而非单纯追求数量增长。
2. 对国际学生市场的全球影响
澳洲政策变化将对全球留学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竞争格局变化:其他英语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可能迎来更多留学生
留学目的地多元化:学生可能考虑新西兰、欧洲等替代目的地
行业标准提升:全球留学行业可能更加注重教育质量而非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澳洲政府已意识到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通过《2025年教育立法修正案》调整政策方向,从简单限制转向质量提升。
3. 对中国留学生的长期机遇
尽管短期内面临挑战,但从长远看,政策变化为中国留学生创造了一些新机遇:
教育质量提升:限制留学生数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历含金量
竞争环境优化:筛选机制更加严格,但竞争更加公平,真正优秀的学生更有机会
多元化选择:区域性大学和特色专业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此外,完成澳洲中学教育后升读大学的留学生不受配额限制,这为计划长期在澳洲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七、总结与建议
1. 政策核心要点回顾
留学生数量限制:2025年起,新入学留学生总数上限为27万人
配额分配:高等教育14.5万人,VET 9.5万人,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万人
影响范围:主要影响高等教育和VET领域,中小学、研究型研究生等不受影响
最新趋势:政策正从"限制规模"转向"有序扩张"和"质量提升"
2. 行动建议
对于计划2025年及以后赴澳留学的学生:
尽早规划: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配额情况,尽早准备申请材料
提升实力:提高学术成绩、语言能力和软实力,增强竞争力
拓宽视野:不要只盯着八大名校,考虑区域性大学和特色专业
关注政策:及时了解政策最新动态,灵活调整申请策略
对于家长和教育顾问:
理性看待政策:限制政策旨在提升教育质量,而非简单拒绝国际学生
个性化规划:根据学生特点和目标,制定差异化留学方案
重视低龄留学: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国际竞争力的黄金时期
3. 未来展望
随着《2025年教育立法修正案》的推进,澳洲国际教育政策将进入新阶段:
质量监管加强:打击行业不当行为,提升教育质量成为核心
申请门槛提高:但更加公平透明,真正优秀的学生更有机会
区域发展均衡:偏远地区大学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总体而言,留学生数量限制政策是澳洲国际教育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必然举措。虽然短期内可能增加申请难度,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澳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对于计划赴澳留学的学生,关键在于提前规划、提升实力、灵活应对,在变化中把握机遇,实现留学梦想。
🔥澳洲 | 新西兰:0中介费免费申请
🤳澳际留学是一家拥有35年老牌留学服务平台,获澳洲八大高校官方授权。一年累计送达人数5W+,英澳新等国家众多本地专业顾问,专业留学服务经验,助你斩获梦校offer!
🔍进入【澳际出国留学】小程序:
✅进行免费人工咨询
✅“知识库”中免费下载多国留学资料
✅“查院校”中查看各大院校最新信息
✅随时查看你的申请进度,申请签证一站式服务
【实时咨询】1v1咨询
任何问题,提问获得答案


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澳大利亚政府自2024年宣布实施留学生数量限制政策以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剖析政策内容、背景动因、实施细节及其对留学生的影响,并提供实用的应对策略,帮助有意赴澳留学的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2025-11-11
澳大利亚作为全球重要的留学目的地,近年来因国际学生数量激增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2025年,澳洲政府出台一系列限制学生数量的政策,从签证收紧到配额调控,引发全球关注。本文深入解析澳洲学生数量限制政策的背景、核心举措、多方影响及未来走向,为留学生、教育机构及政策研究者提供全面参考。
2025-09-22
在不同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对留学生数量进行限制与调控是一种常见的做法。近年,澳洲作为一个热门的留学目的地,也开始考虑对留学生数量进行限制。这一新政策对澳洲留学市及留学生本身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从澳洲新政的背景、目的以及对留学生和留学市场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024-03-07
有想出国留学的同学对于澳洲tafe申请年龄限制还不太了解,下面澳际小编整理了《澳洲tafe申请年龄限制》,欢迎阅读,如果你有任何疑问,也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海外顾问老师,他们会为你提供一对一免费答疑。现在就和澳际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这篇引人入胜的文章吧!
2024-07-04
一 澳洲TAFE教育体系概述
2025-04-02
一 澳洲TAFE教育体系概述
2025-05-13
2025-04-25
2025-04-25
一 澳洲TAFE教育体系概述
2025-05-12
一、澳洲TAFE教育体系概述
2025-04-25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