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英国工作心得:英国职场讲究的吃喝社交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415 移动端

  在英国生活工作,免不了要学习一些英国职场社交的潜规则,久而久之我发现各式各样的商业聚餐就是我了解这些潜规则的最好平台。

  前几日收到一则请柬,Dress Code(着装“密码”)一栏上书:Smart Casual(休闲装)。如果按照通俗的理解,“休闲装”即指“便装”,意即在生活中无拘无束、随意穿着的意思。然而,即便今日我手持这样一张请柬,上面白纸黑字的叫我“随便穿”,我亦无法满不在乎的告诉你:恭敬不如从命。

  超短裙、网袜?一边儿歇着去;破洞仔裤和拖鞋?还是算了吧。聪明如你,一定已经猜到,发出这张看似“休闲”的请柬的东道主并非某个乔迁的同学或是过生日的朋友,而是我的前任老板组织了一场新老员工大聚餐。

  考究的商业聚餐用语

  聚餐当日,浩浩荡荡百余人聚集在某间僻静的英式酒吧的后花园中,一面烧烤、做游戏,一面把酒言欢,觥筹交错,吃吃喝喝聊聊,好不开心。

  不过,再开心也不会有人忘了形。你可以聊工作,讲爱好,已经成家的朋友一定也乐于分享几桩无关痛痒的家庭趣事,以此展示自己的能言善道与平易近人。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意外收获几段八卦,谁和谁又有了新恋情,谁谁谁与谁不对付,等等种种。但即使到最后,几杯酒下肚,面红耳赤,步履摇摆,分寸却仍要拿捏得当。没有谁当真会因“喝酒误事”,仗着“酒多话多”把上级或老板当作批斗对象。

  就连偶尔离席的用语也相当考究。如果你听到:“我去拿点儿吃的”,“我再去要杯酒”,“我得上趟洗手间”之类的话语,很可能就是对方要暂离这一席的信号。你若将对方的话当真,一心一意等候其“买酒”或是“上洗手间”归来,恐怕真有可能等成传说中的石头。

  我这么说,绝非道听途说,比如我的前任HR经理,你瞧她见到我时那个万分喜悦外加感动的表情,搞不好真会以为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姐妹。她握着我的手,深情款款地说:“哦,见到你真是太高兴了,我们非常想念你!”紧接着抒情完毕,进入套话:你最近怎么样?还行还行。你呢?我也是老样子。你拿水喝了么?拿了拿了?说罢,再会心一笑,极其自然地说上一句:我得上趟洗手间,立马扬长而去。

  于是,这位“非常想念我”的HR经理就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了一例比较成功的社交。毕竟,商业社交不是朋友谈心,掏心掏肺并非重点,如何在短短时间内同大家混个脸熟、维系关系才是宗旨。

  英国职场:吃饭+布局=饭局

  英国社会和中国社会一样,也喜欢以吃吃喝喝的方式进行社交。甚至早有专家指出,所谓“饭局”,正是“吃饭”与“布局”的组合——因为饭局中的“圈套”着实不少。你想找工作、升职、加薪,还是相亲?安排一桌别出心裁的饭菜,酒水咣咣下肚,事情也许就这样办成了。

  如果说中国的社交饭局目的以“求人办事”为主,那么在英国的商业聚餐相较而言气氛会轻松不少。尤其当老板请客吃饭,无非也就是想借此机会维持公司内部稳定,鼓舞士气,同时也给雇佣双方一个机会,以一种非正式的渠道委婉的交流一些平日工作中的难题。

  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这是一个渠道接触平时没有太多机会照面的、不同部门的同事。若是新老员工一块请,则可以叙旧、联络感情,顺便探听一番外部就业环境,以同自己的现状作比较。

  商业社交的“出勤率”

  总而言之,商业社交文化并非中国社会所独有。一些国内的分析人士曾指出,中国之所以重视“社交”,是因为中国仍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的“工作领域”同“生活领域”尚未能完全分开。然而,即便公私分明如英国,这里的老板与雇员也并非真如钢板一块。尽管在英国,社交并不意味着“成事”,不去社交也未必就会“误事”,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若将商业社交活动一概拒之门外,必定会错过许多可能对你有利的信息。

  所以,如果你也收到了这样一张请柬,如果你也许久没和同事间有过工作之外的交流,干脆就将之当作一次别人买单的消遣,轻松赴会。不过切记:这可不是哪位哥们儿、姐们儿的生日 party,休闲可以,但不可邋遢;幽默可以,但要有尺度。套用一句老话,就请“戴着脚镣跳舞”吧,或者也可以老话新说:“从命不如恭敬”。

  当然,公司聚会也不必逢请必到。根据我微不足道的个人经验,公司聚会往往喜欢安排在休息日——这个本应属于你自己的时间。因此,出席与否完全根据个人情况而定。若每回都将商业聚会的出勤率变得像上下班一样准时,也难保它最后不会成了你的社交负担。

  我时时不禁在想,当你穿什么,吃什么,说什么,几点出席都变成了一场有讲究且安排周密的活动时,你社交的诚意还剩多少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